
始终保持党史学习教育“在状态”
2022-04-30
作者:邱有昆
来源:人民论坛网
把以史为鉴抓在经常,在常学常新中坚定政治方向。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就无法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无法迎来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就无法迎来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常修课”,通过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营养,进一步明确“从哪里来”的初心和“走向何方”的指引,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把学思践悟融入日常,在感知感悟中提升理论素养。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主席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对前途命运的掌握就越主动。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终身课题,通过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在走心中入心,在学思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真正学深学透各阶段党史,才能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初心。因为只有学史知史,才能让我们基于历史的大视野和大逻辑,把握百年党史的各类“知识点”,才能让我们能透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想、历史影响等,更好地洞悉过往、明理立身,以此形成科学、正确、系统的历史认知观,从而更好地厘清历史脉络,洞察历史真相,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启迪昭示未来,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把为民服务做在平常,在苦干实干中厚植为民情怀。无论是“半条被子”的鱼水情深,还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传统,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让党史学习教育“在状态”关键是要让行动“在状态”。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深刻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意蕴,深入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时代课题,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聚焦解决群众急难险盼的突出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以问题解决检验学习成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得怎么样,关键在群众的评价。唯有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中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理论内涵
2022-03-10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在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主席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
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的原则与现实意义
2022-03-07
党性教育是通过特定的思想教育活动和实践锻炼方式使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目标内化为党员干部的价值选择和行动自觉的过程,目的在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他们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和信心。 -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话语体系的内涵
2022-06-02
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话语体系,是融中国特色军事法治理论 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概念创新于一体、多层次的话语系统,具有特殊内在逻辑和特定内容表述。以主席强军思想为指导的军事法治理论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表达的形式,只有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的话语,才会有真正的说服力、感染力与吸引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法治话语体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于以主席强军思想为指导的军事法治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