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2-05-30
作者:孙秋英 刘 洁
来源:人民日报
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可以把家庭家教家风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从而推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文化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家国一体情怀、修齐治平理想,使这些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成为新时代我们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丰厚文化滋养。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需要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进一步为社会治理提供丰厚文化滋养。例如,厚德敦伦、教化修身的道德规范,治家睦邻、治学济世的思想理念,崇德尚礼、和而不同的文明智慧等,都可以成为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文化滋养,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发扬光大。我们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发,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讲好新时代的家风故事,进而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传统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以和为贵、与人为善、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将个人、家庭、社会有机联系起来,从个人和家庭起步,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大文章。家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传承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把家庭作为道德品行教育的第一场所,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家风,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使孩子成长为具有美好心灵、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当前,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从家庭、社会、国家层面探索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促进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主席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要注重道德教化,又要注重制度规范,努力实现教育引导和制度支撑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到民法典确立“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的原则性规定,都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指明了重要方向、开辟了新的路径。这要求人们自觉提升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将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有机统一起来,善于运用法治解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德治与法治相得益彰,使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从而营造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此外,还要特别重视以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要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操守为社会作表率。
来源:人民日报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好家风的四大核心要素
2022-09-07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性格和气质,不同的家风形成了千家万户不同的形态,也影响着家庭成员的风貌。家风由很多要素构成,主要有四个核心要素。 -
纪检监察建议包括哪些内容
2022-09-09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第十九条规定, 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督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应当向有关党组织或者单位提出纪律检查建议或者监察建议,通过督促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督查督办,推动整改。 -
党性教育展馆建设的几点看法
2022-04-25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衡量党员干部立场、觉悟的准绳,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对党员进行的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党章党规党纪、优良传统作风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