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法治文化培育法律信仰
2022-06-29
作者:柳夏
来源:三月雨
如果说,“法治中国”构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基础;那么“法治文化”则是这一基础上必然绽放的文化花朵和最终结成的文明果实。
法治文化根源于中华法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把内涵于法治概念、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理论、法治价值、法治习惯中的核心要素凝练出来,揭示的就是法治的文化内涵。
基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法治文化,培养全民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的意识和法律信仰,北京三月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建设法治文化阵地方面,力求文化渗透,创新融合,用教育性、观赏性、互动性、实效性,全力构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格局。
形成法治文化品牌
广义的“文化”,是指“普遍的生活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法治文化意味着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使法治不仅仅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而且成为人民所信任、所依靠并日益习惯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当前,传统“碎片化”“灌输式”的普法模式已难以满足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全新要求。三月雨在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将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形成法治文化品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效益,呈现百花齐放生动局面。
自贡市法治宣教中心以主席法治思想之灯照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航程为主题,分为序厅、主席法治思想、科学立法、法治政府、公正司法、社会治理和尾厅七个部分,全面展示和宣传主席法治思想、依法治国主要内容以及自贡的法治实践和成绩。表现形式上,以灯笼为主体形象的法治自贡LOGO标志,充分体现了自贡“天下第一灯”的城市文脉和文化底蕴。在传统“图片+文字”的基础上,更多采用数字化多媒体与声光电相结合的方式,使整个展陈更具科学性、互动性和教育性,让参观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法治知识,接受法治教育。
泰州检察普法中心以户外法治长廊的形式,展示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成效,突出以案释法。展区还设有活动区和体验区,可开展公开听证、申诉案件公开审查等“检察开庭”活动,并设有多台互动设备,以增强趣味性和体验感。中心内的普法大讲堂,同时可容纳80余人观看普法宣传片、开展法律论坛等活动。
廊坊法治宣教中心建成于2017年,是根植法治、崇尚德治的大型主题展览。它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主席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十九大开启依法治国新时代的神圣时刻,成为法治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法治廊坊的一座光辉地标。……一个个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法治文化阵地,成为各地一道道靓丽的法治文化风景线,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主席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将其作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那么,何为法治素养?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简言之,它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用法能力。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以及产生的新矛盾、出现的新问题,都需要依靠法治加以解决,不只需要运用法律知识,更要依靠公民的法治素养。因此,树立并提升全社会的法治素养,是目前及未来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月雨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也随之进行了思路上的新调整、目标上的新定位。在宣传法律法规、公民权利义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法治精神,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内心真诚地拥护和信仰法律。
而要唤起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拥护和信仰,法治实践是生动的“普法课”,其过程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认同法律制度的公正合理性的过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才是最实际、最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法治宣传教育,势必会对社会成员的法治素养提高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法治实践体现在法治文化宣传教育中,便是以案普法、以案释法的展示呈现,用以发挥典型案例引领法治风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从而激发起公民内心对法律信赖、信任和尊重的挚热情感。
法治文化的基石是法治信仰。只有当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让法律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的意义、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现出来,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才能得以实现。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兼论作为信息技术发展新方向的“绿色人工智能”在展厅中的应用
2022-06-29
绿色人工智能是一种不会过度增加计算成本,同时又具有较高效率和计算准确性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与优缺点,然后又介绍了多种绿色人工智能技术在展厅中的应用,突出了人工智能技术为展厅注入了绿色、智能、环保的新元素,另外本文剖析了绿色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在展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策略。 -
红色档案展览的实践与思考
2022-10-13
日前,三月雨中标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主题档案文献展,目前布展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中。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今年档案工作的主题主线。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举办“老一辈革命家的家教家风”主题档案文献展,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
“四种精神”:齐鲁大地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2022-09-15
山东是一方文化的厚土,更是一方精神的高地。峨峨泰山在这里雄视五岳,滔滔黄河从这里奔腾入海,巍巍孔子在这里照耀世界……一山一水一圣人,孕育了齐鲁大地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一个大省,山东有四种精神先后被主席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重要论述,提出重要要求,这四种精神分别是:沂蒙精神、王杰精神、孔繁森精神、挑山工精神。其中,沂蒙精神、王杰精神、孔繁森精神三种精神已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说,这既是齐鲁大地的骄傲,也是山东人民的自豪,更是激励全省和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