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构成要素
2022-07-18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首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法治文化承接 的桥梁。其次,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成为法治文化发育的土壤。最后, 我国特有的和谐社会理论为法治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
二、与中国法治实践相匹配的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在吸收了西方法治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法治实践的总结。它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三、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我国当下的法治文化是三种文化的综合体,即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法律思想和文化,西方法治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部分因素。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法律思想先后注入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完善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割裂和冲突,分析其中原因,源自于中国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2022-05-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
红色主题展馆的体验式设计
2022-04-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虚拟体验在内的现代体验式设计,将会越来越多的用于相对来说政治性较强的红色文化主题展馆中。以人为本,就要采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是时代所需,也是红色文化“人民性”底色最有力的注解。 -
小叙高校红色文化及展馆的建设
2022-03-28
近年来,校园红色文化可以说正在成为每一所高校的必修课程。无论在本校校史馆、单独的红馆、临展、环境营造中,我们不难看出教育部门及各高校在红色文化的普及和宣传上下了很大力气。每座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内涵,就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靓丽而鲜明。如果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融入廉洁文化、红色教育展厅及本校校史馆等内容,需要通过学校自身风格为出发点,然后才能提取出学校文化的精髓且主题明确。互帮、互助、互爱,相互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最深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