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文化建设的独特之处
2022-07-28
作者:三月雨编辑
来源:三月雨
首都北京的文化建设和其他城市文化建设既有相同之点,又有其独特之处。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突出首都的文化特质,具有重要意义。
1.首都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统筹在京市属和央属文化资源,加强协同共建,当好“举旗帜”“聚民心”的排头兵,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体现国家站位,突出时代特色。
2.首都文化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出建设“民族文化精华的展示地、各地优秀文化的荟萃地和先进文化潮流的引领地”,体现了首都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文化建设的特殊责任。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需要用好用足北京本地“城”的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同时,还要彰显首都特色,广泛吸收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博采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3.首都文化具有更高的开放性。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交往中“展形象”,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文明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充分展现阔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大国“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感召力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力,既是国际交往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体现。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1.首都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方面,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首都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需要统筹在京市属和央属文化资源,加强协同共建,当好“举旗帜”“聚民心”的排头兵,在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上,体现国家站位,突出时代特色。
2.首都文化具有更强的代表性。《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指出建设“民族文化精华的展示地、各地优秀文化的荟萃地和先进文化潮流的引领地”,体现了首都文化建设不同于其他地方文化建设的特殊责任。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需要用好用足北京本地“城”的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同时,还要彰显首都特色,广泛吸收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博采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薪火相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
3.首都文化具有更高的开放性。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在国际交往中“展形象”,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以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文明大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充分展现阔步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东方大国“近者悦、远者来”的文化感召力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力,既是国际交往内容,又是文化建设工作,也是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体现。
来源:三月雨编辑
(声明:“三月雨”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2022-04-22
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
以制度建设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深化
2022-06-13
新时代要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稳如泰山,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必须不断丰富自我革命的理论内涵,筑牢自我革命的制度基础,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
《论语》中的以“文”化人
2022-09-08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紧密相关,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