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风建设必须寸土不让
2021-12-14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作风建设是关乎我们党更好实现长期执政、更好履行好执政使命的永恒课题。看一个党是什么样的党,一看性质,二看宗旨,三看作风。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正是驰而不息纠治不良作风,使我们党穿越百年风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面临的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将人民立场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但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复杂性,稍不留神就会反弹回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生存空间被大大挤压,但干部群众反映仍然较为强烈。有的干部政绩观扭曲,一味追求GDP甚至大搞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有的干部治理能力不足,“想法多,施工图少”;还有的干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依然存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情况。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较好遏制,但防反弹、防变异的任务仍然艰巨。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有的吃宴席偷偷转入居民小区、内部食堂,有的送礼品改用寄送快递、电子红包等隐蔽形式。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整治,但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仍需解决。一些地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不畅,部分干部有松劲歇脚、等待观望思想;民生领域一些问题久拖不决,背后仍有作风问题作祟;为基层减负过程中,“纸面变指尖”“视频会层层接力”的问题还时有发生。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实践证明,作风问题治一治就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必须长期抓,持久抓、深入抓,否则“四风”很有可能卷土重来,作风建设就会前功尽弃。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搭建新时代廉洁文化内容框架
2022-08-31
主席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近日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需要统筹联动、注重整体效果。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主席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意见》部署要求,紧紧抓住“不想”这个根本,全方位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
文化企业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使命和担当
2022-08-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深入向前。 -
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
2022-11-17
严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因。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2012年12月4号,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中央政治局就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主席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首先从中央领导做起,指导思想就是从严,朝严的标准努力,要动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