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自我革命精神应对“反腐大考”
2021-12-20
作者:刘启灵
来源:人民论坛网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强调,纪检监察工作要以自觉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努力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自我革命。面向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态势严峻,“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只增不减,聚焦“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必须要通过勇于自我革命清除毒素、扫清障碍,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是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党性、讲宗旨的具体表现,也是顺民意、暖人心、聚民力的有力之举。我们之所以要从政治高度看待反腐败斗争,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腐败能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能够渗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各个领域,危害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风气和侵害群众利益。可以说,“烂树”不拔,殃及森林;腐败不除,必将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赖。纵深推进反腐倡廉,收获的是正气、是民心,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树牢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意识,提升知难而进的紧迫感,在经常抓、持久抓中顺应人民意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9万余件,处理35.9万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万件,处分18.8万人;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相关案件9.3万个,处理8.4万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刨根问底,在小切口上斩钉截铁,既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严肃查处、绝不护短,又向基层“微腐败”果断亮剑开刀,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极大地凝聚和提振了党心民心。腐败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反腐任重道远,党员干部要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算好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高压态势不减,不断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在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形成一提一串的“塌方式腐败”,搭建千丝万缕的非法利益链,其根源是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漠视政治纪律,无视党纪法规,经受不住诱惑,最终跌陷在腐败的泥潭中。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既是为官从政底线,也是贯穿在为民服务过程中的红线。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必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党内法规制度中强化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在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中知敬畏、慎用权、守清廉,在认真践行纪律准则、廉洁行为规范中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让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熠熠生辉。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纪律角度审视违纪违法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自我革命。面向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态势严峻,“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只增不减,聚焦“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我们必须要通过勇于自我革命清除毒素、扫清障碍,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是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党性、讲宗旨的具体表现,也是顺民意、暖人心、聚民力的有力之举。我们之所以要从政治高度看待反腐败斗争,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腐败能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能够渗入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各个领域,危害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风气和侵害群众利益。可以说,“烂树”不拔,殃及森林;腐败不除,必将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赖。纵深推进反腐倡廉,收获的是正气、是民心,是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腐败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树牢惩治腐败永远在路上意识,提升知难而进的紧迫感,在经常抓、持久抓中顺应人民意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十九大以来,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9万余件,处理35.9万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万件,处分18.8万人;查处黑恶势力“保护伞”相关案件9.3万个,处理8.4万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行为刨根问底,在小切口上斩钉截铁,既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严肃查处、绝不护短,又向基层“微腐败”果断亮剑开刀,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极大地凝聚和提振了党心民心。腐败与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反腐任重道远,党员干部要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算好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高压态势不减,不断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在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始终保持党的生机活力。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形成一提一串的“塌方式腐败”,搭建千丝万缕的非法利益链,其根源是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漠视政治纪律,无视党纪法规,经受不住诱惑,最终跌陷在腐败的泥潭中。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既是为官从政底线,也是贯穿在为民服务过程中的红线。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必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党内法规制度中强化党章意识和党员意识、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在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中知敬畏、慎用权、守清廉,在认真践行纪律准则、廉洁行为规范中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让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熠熠生辉。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从政治纪律角度审视违纪违法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一种常态,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文章来源: 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监察法的重要意义
2022-08-23
《监察法》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并施行。制定监察法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 -
党的会议制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2022-07-01
今年下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回顾过往,党和国家的诸多重大会议记录了党的奋斗实践和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不断前进,领导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鲜明中国政治特色的会议制度。
-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培根铸魂
2022-05-20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要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党史学习方式,丰富党史学习载体,让师生学得过瘾、学得解渴、学出信仰、学出力行,从而将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化作激励大学生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把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传承好、发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