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独有的“红色气质”
2021-10-29
作者:人民论坛网
来源:人民论坛网
红色气质是百年党史里共产党人赤诚坚贞的忠诚。忠诚不是写在纸面上的信誓旦旦,而是雕刻在玉器上的不世之业。红军长征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保管着省苏维埃政府留下的价值万元的黄金,但他在极度穷困下,不动用毫克,而靠乞讨度日,被战友们称为“腰缠万贯的讨米人”;红军师长陈树湘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绞断了肠子,来表明对祖国的一片赤诚;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事迹,犹如一个个“看得见的哲理”,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使命担当,什么叫“心中有党”。面对风云变幻,能否做到风吹不转向,浪打不迷航?面对名利诱惑,能否做到心有定力、不改本色?面对生死抉择,能否做到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忠诚这块为官从政“压舱石”,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就在每一位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兑现入党誓词的行动中。
红色气质是百年党史里共产党人舍我其谁的担当。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一声“跟我来”,激励过多少人冲锋陷阵;和平建设年代,黄大发、甘祖昌、申纪兰等,激励过多少人无悔奉献。党组织把党员干部安排在一个岗位上,是组织的重托,更是一份责任和对群众作出的承诺。甘于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黄大发发誓“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草鞋书记”杨善洲把经营20多年、活木价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献给国家;“新愚公”毛相林立下“生死状”、敢向绝壁要“天路”。他们用一辈子的公而忘私、两袖清风、实干为民擦亮了“共产党员”之“名”;用一辈子的身体力行,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让群众获得了惠民之“利”,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党员干部要以之为镜,不断涵养“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甘做无私奉献的孺子牛。
红色气质是百年党史里共产党人为民利民的情怀。百年党史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精神内涵。长征途中,“半条被子”“一条棉裤”“一盏马灯”“一张借据”“两个红薯”……折射鱼水情深;如今,在川滇黔三省交界、“鸡鸣三省”之地的一个的小村落,村民申昭时受惠于脱贫攻坚政策,自己立起了刻着“感谢共产党”的石碑,见证水乳交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印刻在旗帜上、融入到“血液”里。无数共产党人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激荡心灵,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行动自觉淬炼党性修养,用“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夯实理想信念,用“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引奋进方向。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如磐石的初心,中国共产党才依靠人民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才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的内涵
2022-09-08
新版国防白皮书全面贯彻主席强军思想和主席军事战略思想,从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鲜明特征、战略指导、发展路径和世界意义五个方面,构建了新时代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与创新理论
2022-01-02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党的领导核心的形成、确立与党的创新理论是内在联系、有机统一的,直接关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兴衰成败。 -
让法治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萌芽
2022-03-2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事关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塑造、健康人格养成,事关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