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廉洁意识”植入血脉灵魂
2022-03-03
作者:刘启灵
来源:人民论坛网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首次出现在总书记重要公开讲话中。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要以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从严约束干部用权行为,还要在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氛围,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让干部清醒认识腐败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风险,是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要事,自觉将党的纪律和规矩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日拱一卒、久久为功。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关键靠的是干部能够自觉抵御歪风邪气的侵蚀,能够主动扫清思想灰尘、洗涤灵魂污渍、绷紧纪律之弦,将这种“廉洁意识”植入血脉灵魂,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干部思想深处扎根,达到自觉自为状态,需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廉洁文化熏陶,在文化力量滋养下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为官。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廉政文化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折射出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廉洁文化的洗礼,廉洁从政、防腐拒变的思想堤坝更加坚固。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不应是简单地说廉唱廉,要遵循“以廉洁为核心、以文化为载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的思路,在文化内容上精心策划、守正创新,注重创造多题材、接地气作品,在传播方式上创新载体,采取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不断提高受众面,弘扬新风正气。
积极借鉴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要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用心细品廉洁历史典故,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中蕴藏的廉洁资源,依托动画视频、文学作品等丰富手段,营造崇廉尚廉文化氛围。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要多角度了解干部生活圈、社交圈,开展家风主题警示片学习,要求“关键少数”加强对亲属的教育约束,在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上作表率。红色资源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历史是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要把推出红色旅游路线、打造沉浸式红色地标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的有益补充,通过重温历史、对标先进,赓续精神血脉,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党性观念、纪法意识、群众立场。
廉洁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加快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集中创立一批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打响一批廉洁文化活动品牌、开辟一批廉洁文化传播阵地、推出一批廉洁文化精品力作,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激励、凝聚、导向和约束作用,积极培育厚德养廉的社会新风尚。
来源: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四种精神”:齐鲁大地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2022-09-15
山东是一方文化的厚土,更是一方精神的高地。峨峨泰山在这里雄视五岳,滔滔黄河从这里奔腾入海,巍巍孔子在这里照耀世界……一山一水一圣人,孕育了齐鲁大地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一个大省,山东有四种精神先后被主席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重要论述,提出重要要求,这四种精神分别是:沂蒙精神、王杰精神、孔繁森精神、挑山工精神。其中,沂蒙精神、王杰精神、孔繁森精神三种精神已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可以说,这既是齐鲁大地的骄傲,也是山东人民的自豪,更是激励全省和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踔厉奋发的强大动力。 -
纪严于法,到底严在哪里
2022-08-12
从处罚角度来看,纪严于法至少严在以下层面:一是党纪处罚行为范围广于法律。党纪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按照纪严于法原则,有些行为写入了纪律中,但法律中并没有规定。以遇危不救行为(即遇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为例,法律对此没有规定,但党纪处分条例在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 律行为的处分”中,规定出现这种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 党籍处分。二是党纪处罚起点数额低于法律。以受贿为例,2016 年两高司法解释将受贿罪的起点数额由原先的五千元提高到三万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低于三万元的受贿行为就一概不能作为犯罪处理,受贿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其他较重情节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而从党纪处分条例规定及近年来的处分案例看,党纪处分起点数额远 低于法规,或换句话说,党纪处分更看重的是违纪行为的性质、恶劣 程度、造成后果等。只要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就会受到党纪处分。 -
把握一体推进“三不”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2021-11-01
福建省厦门市纪委监委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图为该市同安区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在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