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修身 廉洁齐家
2022-03-17
作者:汤洪林
来源:人民论坛网
“莫道小节不堪提,蝼蚁之穴溃长堤”。一个人能否严以律己,最大的诱惑是自身,最难战胜的也是自身。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坚守底线,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构建,监督执纪越来越严,管党治党更加有力,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越来越浓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卓著。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坚持廉洁自律,恪守优秀品格已然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应该说,当今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隐形“四风”问题形式多样,诱惑力更强,人们接受利益考验的机会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始终增强个人定力、自觉与不良诱惑划清界线,确保不想犯错、不会犯错既是硬要求,也是难任务。作为党员干部,一方面要强化自身的规矩意识与法纪观念,把握好公与私的界限,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碰的坚决不碰”,慎初慎独慎微,管住小节、筑牢底线;另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尤其要熟知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必然性要求、禁止性规定,把自己摆进去,对照检查,提高认识,修正不足,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御不正之风,通过不断的自我改造涤除“灰尘”、扫尽“杂念”,积极做到向上向善。
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一批又一批贪腐案件,其中很大一部分与领导干部亲属有关。梳理一些案件可以发现,亲属在干部腐败堕落过程中充当着“催化剂”“中转站”的作用,个别腐败案件已呈现家族化特征,正可谓“前门当官,后门开店”,亲属擅权干政、谋取私利几成习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确实注重亲情关系,领导干部重视亲情也无可厚非。但是,将亲情与权力对接,把滥用权力当成回报家人的“资本”,遇事只顾亲属朋友,只讲儿女情长,无视党纪国法、政策规定,用亲情绑架公权、消解公权、化公为私,以权谋私,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重视亲情的亵渎,完全偏离了亲情的本意,既祸害党的事业,也祸害亲属朋友。
亲情和血缘不应成为腐败的原因和陷阱,相反,而应当成为腐败的防火墙、贪渎的防腐剂。倘若亲属能把好家庭“廉洁门”、常吹家庭“廉政风”,自觉保持纯正的家风,必然能督促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帮助他们自觉将贪欲拒之门外,做到“不愿腐”“不想腐”。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抓好工作,也要把正家风当成一种意识来树立,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既要“严以律己”也要“严以治家”,要在“正好家风、管好家人、处好家事”上下功夫,使家庭成为拒腐防变的坚强阵地。
来源: 人民论坛网
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红色文化的三重逻辑
2022-04-06
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理论基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
在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022-04-02
在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传播廉洁文化 弘扬清风正气
2022-03-11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新论断。